这些人家有些好劝一些,有些难劝一些,但多少都会听魏若的话。
他们知道是魏若主张将土地分给他们,让他们有了新的土地耕种,每天还能领到官府发放到救济粮,给了他们生活的希望。
所以魏若的话对他们有不小的影响力。
一个时辰后,大部分的农民都已经劝走了,还剩下最偏远的一处人家。
魏若见雨越下越大,便让师爷先带人走:
“陈师爷,你先带着衙役们护送这些人进城去,我去找最后一户人家,我们有马车,等带上那户人家后,我们一起乘马车追上来。”
“不行,大人让我照顾好魏小姐,不可以就这么留下魏小姐的!”陈师爷不敢就这么丢下魏若。
“时间不早了,雨越下越大,天气越来越冷,再这么下去身体弱的要吃不消了,你先回去,实在不放心就留一个衙役给我。”魏若道。
陈师爷纠结了一会儿后同意了魏若的提议:“那行,我留个衙役给你。”
而后陈师爷就带着众人先往城里赶。
魏若带着秀梅和一名衙役往最远处走。
三人穿着蓑衣,走在泥泞的田埂上。
稻田里面的水已经灌满,但是雨还在下。
“小姐,我背着你走吧。”秀梅心疼道。
“没事,我虽然不会武功,但身体没那么差,这么点路难不倒我。”魏若拒绝了。
魏若只是没武功,但常年生活在乡下,下地种田,上山采药,体质比一般闺中小姐好不少。
最后一处人家在前面的小山坡后面。
那后面有一块平坦的好地,并且土地原本的情况要比其他地方的好一些,改良难度小。
但三面环山,距离较远。平日里是没什么问题的,稻种肥料等都有官府的人运送过来。今日就显得稍微麻烦一些。
魏若三人来到最后一户人家,简陋的茅草屋在风雨中摇摇欲坠。
屋里一个妇人怀里抱着一个三四岁大的小孩。
看到魏若进来,妇人仿佛看到了一丝光,求救道:“救救我孩子,救救我孩子!”
魏若上前,伸手摸了一下她怀里孩子的额头,滚烫。
魏若摸了一下随身带着锦袋,从里面拿出来一个白色瓶子,倒出来一颗药丸,然后四处寻找碗和水。
只有一个缺了口的碗,但没有热水。
魏若没办法,只能将药丸交给孩子母亲:“你把这个颗药嚼烂喂进孩子嘴里。”
妇人连忙照做。
紧接着魏若道:“我们先离开这里,等到了安全的地方再给她好好治病。”
这里又冷又湿,根本没有治疗修养的条件,魏若只能先给孩子服药适当缓解他的症状。
“好,好!”妇人连连点头。
“你把孩子给我抱吧。”秀梅上前来帮妇人抱孩子。
解开蓑衣,将孩子藏在自己的蓑衣里面。
魏若则将自己的蓑衣脱下,给妇人穿上。
旁边的衙役见状,忙将自己的蓑衣给魏若:“魏小姐使不得。”
“别废话,赶紧走,水再涨上来就走不了了。”
魏若打断了衙役的话,快步往回走。
衙役赶忙解下自己的蓑衣往魏若手里塞,他不敢碰魏若,只敢丢给魏若。
魏若见他很真挚,便拿了蓑帽:“衣服你穿,我人不大,这帽子够给我挡大部分的雨了。别再废话,废话耽误事。”
魏若没再给这衙役继续墨迹的机会。
戴上帽子就往外赶。
刚从屋子里出来,来时的路已经彻底被水淹没,如同一片沼泽。
稻田里的泥土本就是淤泥,踩进去会陷下去,只有原本是田埂的部分稍好一些。
魏若叮嘱几人要格外小心。
几人走得艰难,行动缓慢,眼看着水越涨越高……
这时远处出现了两个身影,因为穿着蓑衣,一时间也不知道是何人。
魏若看着来人,觉得有几分熟悉。
而其中一人也径直走到了她的跟前,抬高帽子,魏若看清了他的脸庞。
“二哥?”
来的人竟是许久不见的魏瑾亦和小北。
魏瑾亦没接话,低头看了一眼魏若的双脚,冰冷的雨水已经没过了她的脚踝。
“我抱你。”
魏瑾亦说完没等魏若回应就将魏若横抱了起来。
“二哥,不用的,我可以自己走的,我没那么弱。”
魏瑾亦没回答魏若,而是对其他几人道了声:“快走。”
跟着魏瑾亦来的小北二话不说背起了那位妇人。
此时此刻性命攸关,已经没有人会去顾及什么男女之防了。
魏瑾亦的脚步比魏若的快了不少,他踩踏在泥泞的稻田里还能如履平地一般。
魏若则有些不知所措,这种被人抱着走的体验还是第一回,她抬起头,看到魏瑾亦的下巴和脖子。
即便是这个角度看,也觉得他是那么的好看,就是表情有些冷,仿佛写着四个大字:生人勿进。
没一会儿魏瑾亦就把魏若给抱到了他们停在官道上的马车上。
后面的小北、秀梅以及衙役也都到了。
魏若、秀梅、妇人和那个小女孩全部上了车,小北和衙役驾车,魏瑾亦骑马。
在车上,魏若照顾小女孩的同时从妇人口中了解到她们母女二人的情况。
妇人的丈夫是抗击倭寇的士兵,不幸战死,由于家里没了男丁,亲戚们就将她们母女赶出了家门,抢占了原本属于她们的田地。
妇人只能带着女儿在街上乞讨,后来因为魏若的提议,他们才得以跟随其他无家可归的人一起来到城南定居。
当初分田地的时候,其他人本是为了照顾妇人怕她干不动活,才将这块盐碱化不那么严重,改良起来省力不少的土地分给了她们。
平日里虽然隔得远,但每日都有好心的大伯大婶给她们送生活物资。谁想遇到今天这种情况,导致母女二人成了最后走的。
马车快速赶回了城,来到县衙里,将妇人和小女孩安顿到衙门腾出来的仓库里。
仓库不算大,大门进去,两边的地上各铺了一排被褥,被带过来的人全部被安排在了这里。
有些人少的,一家人睡一个铺,人多的,一家睡两个铺。